close

版主善安:

您寫道「當念頭在腦中流動 我們只是覺知與觀察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而不

被想與思帶著走時」,愚學想請問:

覺知與觀察(不如理如何分辨?)

面對問題﹣解決問題(不作意如何解決?)

愚學認為您的表達和禪那(靜慮)卻是比較相近

您又說:「 覺知 觀察 到 自己 如何的 用 偏見 自我主觀 或 抓著什麼不放」

請問察覺的偏見、自我主觀又是和什麼作比較?不比較如何能察覺?

如果能因察覺而改正,那也不正是止、觀的功夫麼?

還請版主指正迷津,感謝~


2015-04-04 07:53:54 補充:
個人的一些建議:
1.在修習的過程中,佛學的一些名相,是老師、修者間互相溝通、印可的一個橋樑
就如星洲師兄所言的,都可以查得到,再以修者過去的自我經驗及知識去作印證
這樣子的一個橋樑,才使得修習者在切磋答問間得到進步。
2.在戒、定、慧學中,三十七道品及六波蜜內只有四念處被單獨歸被歸類於「定」
學中,建議版主能在補足戒及慧學其它部份,畢竟佛陀說法49年,不只說四念
處這個部份,看佛陀時代結夏安居便知持戒的重要,伽藍中半月布薩的積極性
供版主參考。

2015-04-04 08:01:33 補充:
3.就愚學學習的過程中,多位老師的教導都明白的說:學佛的懂,是全部能做到,
才叫懂,也就是悟了,經過修行才會懂,並不如版主所言「懂了沒有用,實修
才有用」,那麼實修最後是為了什麼?不就是為了「懂」嗎?
4.鼓勵版主多接解觸三學,以版主對四念處的深入,才能用大家所使用的佛學名
相,來嘉惠想學習之人,這才是佛陀教我們圓滿之法呀


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401000010KK00555

arrow
arrow